有“雪游龙”之称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记者 周宇杰/摄

        延庆区小海陀山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沐浴着春日的阳光,冬奥会期间,这里曾见证了中国健儿夺冠的历史瞬间。作为业主单位,北控集团正致力于赛区的升级和改造,力争打造赛后场馆利用标杆。

        北控京奥场馆运营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新正在忙着延庆冬奥园区的开园准备,这几个月他可谓马不停蹄,刚刚脱下冬奥战袍就投入到了冬奥场馆赛后运营的工作中。

        他所在的延庆冬奥赛区是此次冬奥会为数不多的新建场馆,创造了冬奥建设史上多个“最”,冬奥会历史上最难设计的赛道、最为复杂的场馆,是最具挑战性的冬奥赛区。李新见证了场馆建设,参与了冬奥赛事保障,见证了这些场馆的高光时刻。在李新看来,这片场馆群有着骄傲的履历,历时四年高标准建造,非同寻常的冬奥会经历,还配备国内顶尖的赛事运营团队,不能马虎对待。

        “冬奥会刚刚结束,大众对冬奥会还抱有很大热情,我们希望第一时间开放,满足大众走进冬奥的心愿。”李新说。

        园区最大亮点就是保留了冬奥元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地坐落在海陀山之上,最高海拔2198米,上下靠索道连通。坐上索道,一路可以看到冬奥元素点缀其中。赛道、冰墩墩雪容融雕像、颁奖台……“我们原样恢复了冬奥会期间的场景,希望可以给游客身临其境的体验,拍照打卡,在一些点位,还摆放了造雪机、压雪车等冬奥幕后的“功臣”,希望游客对冬奥会有更深层次了解。”李新说。

        北控团队还对优势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让游客一览小海陀山的魅力。小海陀山四季风光秀丽,清风云海、水墨群山、苍松翠柏、鸟语蝉鸣,风光秀丽的小海陀山谷,坐拥“清、幽、野、趣”的自然风貌,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冰雪资源。团队进行了景观升级,例如增加山顶餐厅、中间平台啤酒吧,让游客在美景间慢下来,感受小海陀别样的魅力。

        一起升级的不仅是风景,还有北控京奥山地运行团队。2018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从零开始组建了山地运行团队,由200多人组成,负责造雪、压雪、安全防护、索道运输与山地救援五大系统。冬奥会期间,这支队伍发挥出钢铁般的意志,为冬奥赛事保驾护航,获赞无数。

        经过短暂休整,这支队伍原地转型,成为了延庆冬奥园区的运行保障人员,负责运营、策划、讲解、保障等多方面工作。这些“冬奥人”亲历了冬奥赛事保障,每个人都有独家冬奥记忆,都希望将“国之盛事,与有荣焉”的自豪感分享给前来打卡的游客。

        场馆开放只是第一步。未来园区将依托小海陀山地资源禀赋,以重点赛事和活动作为带动,承接各类国际顶级冰雪竞技比赛等高水准赛事;逐步开放欢乐冰雪季、星空帐篷营地、定制山地徒步路线、萌宝研学社、亲子夏令营等假日休闲项目。为了更多人加入冰雪运动,园区还将设立冰雪运动山地学院,包括一体化营地和教学基地等。

        不仅竞赛场馆升级,作为非竞赛场馆的延庆冬奥村也在进行升级,以便更好地服务后冬奥时代。

        远看冬奥村,半开放式的建筑庭院依山而建,既展现出北京四合院的文化特色,又不破山形、不夺山景,融入到周围美丽的风景之中。

        整个冬奥村住宿包括冬奥村酒店、运动员公寓和雪车雪橇酒店三个酒店,按照计划将逐步开放。在建设之初,建设者们就对赛后场馆可持续利用做好远景规划。在延庆冬奥村建设时,除了满足运动员入住,在建筑结构和布局上就融入了“山地酒店”理念,这样在保证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需要通过设备转化,就完成了赛时、赛后无缝衔。

        徜徉在冬奥村,“村长办公室”持续开放,备受运动员们喜爱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景观小品被原样保留,小庄户村村落遗址讲述着悠远的过往。北控集团建设团队将这处晚清遗址,作为冬奥村中的人文景观进行妥善地保留展示,使其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古村居文化的窗口。

        “冬奥会期间,这里悬挂着各国国旗,各国运动员徜徉于其间,运动、生活,好像一场世界大联欢,我们希望将这种氛围继续延续下去,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山地度假目的地。”北京国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毕崇明介绍。

        这个周五,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将向公众开放。未来,这片园区将不断升级,持续展现延庆“最美冬奥城”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