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超5000瓶罐装液化气在西郊灌瓶厂灌装                           ■记者 董一鸣/摄

        瓶装液化天然气俗称“煤气罐”。6月27日下午3点,位于西四环的北京液化气石油公司西郊灌瓶厂灌装生产线依旧忙碌。每天有超过5000瓶的罐装液化气在这里灌装、运输。这里是北京市区最大的灌瓶厂,投用于1965年,至今仍服务着超过20万用户。

        北京进入“蒸烤”模式以来,这里的气罐每天都能享受几次喷淋降温,抵御高温侵袭。不仅如此,身份信息二维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北斗车辆定位系统、电子化运单……借助数据化、信息化手段,北京液化气石油公司搭建了智能化供气网络,在便捷用户的同时,也从源头上拧紧了“安全阀”。

         一瓶一码    全流程可追溯

        作为全市最大的液化气供应商,北燃实业集团所属北京液化气石油有限公司承担着北京15个区的液化气供应任务,其中,民用户超过166万户,餐饮用户8000多户。服务北京半个多世纪以来,液化气石油公司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服务网络。尤其近10年,公司自主研发信息化系统上线,借助数字化、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液化气罐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

        在西郊灌瓶厂罐装生产线上,一瓶液化气生产需要经历初筛、复检、灌装、称斤4个步骤,其中人工和机器双重核验为安全生产加足砝码。

        “每个瓶身都配有二维码,人工和机器筛检环节都会先扫码‘验明正身’,杜绝超龄或者不合格气罐服役。”西郊灌瓶厂总经理助理杜加津介绍,“液化气罐每4年就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体检合格才能继续使用,超过12年就报废了。”

        这个二维码相当于每只气罐的“身份证”,实现了“一瓶一码、一瓶一档”。 液化气罐从灌装到运输的每一道环节,凡经手人员都会先扫码核验,能查询到气瓶的寿命、流转过程、气压、重量等信息,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的智能管理模式,实现了生产、充装、经营、存储、运输、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

        不仅如此,气罐信息等数据会自动上传到安全追溯管理服务平台上,监管人员随时可以查看相关信息,便于监管,让用户真正用上”安全瓶、放心气“,为液化气使用安全增加了一道屏障。

         北斗定位    误差小于1米

        每天9点,运输气罐的运输车辆陆续从厂里出发,前往各个供应站。在车辆动态监控时的定位系统上,行驶的车辆实时显示在地图上,定位误差不超过一米。据悉,厂里每辆车都装有北斗定位系统,司机在行驶过程中会有车辆调度员随时监控,若发现异常情况,例如,未按既定路线行驶、超速等,会及时通知司机进行调整。

        配合北斗定位系统的还有电子运单系统。运单系统能自动将装车地点、目的地、预计到达时间、运输路线到驾驶员、押运员等相关信息整合为“电子运单”上报。实现对液化气罐运输环节全时空、全方位、零空档安全监管。“现在新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实时监控,所有信息和流程都一目了然。”杜加津说。

        据介绍,司机每天出车前还需要吹一下酒精检测仪。平时公司还会对驾驶员定时组织安全教育,在出车前、行车中与收车后都会坚持车辆“一日三检”制度。

         安全排查    隐患全部整改

        “很多人对液化气有误解,觉得不安全。其实,液化气在中国已使用了50多年,安全性早已得到充分印证。同时,液化气还有很多优势,除清洁高效之外,尤其在不适合管道气的地方,正确操作确实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这其中,用气的安全意识是很重要的,也确实在不断强化。”液化气石油公司党委副书记殷宇新介绍。

        为此,从端午节开始,液化气石油公司正在进行地毯式安全大检查。截至6月27日,液化气公司共计开展安全检查150次,发现隐患25项,现已全部整改。同时,加大对终端用户安全检查力度,对所属非居用户检查1000余户次;对居民用户巡检21170余户,其中送气巡检1860户,更换软管约2940根,更换调压器约2950个。巡检人员对用户用气环境、安全性配件更换、灶具使用等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给出整改建议,并通知社区负责人对隐患整改进行督促,后续还将展开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