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贵良在工作中                                                   ■记者 董一鸣/摄

        打开手机里的朋友圈,首开集团志信公司派驻怀柔区宝山镇下坊村的第一书记董贵良看着一段视频凝住了神。

        这段视频拍摄的便是下坊村的雪景,从2021年12月到村子担任“第一书记”,如今刚刚结束任期的董贵良依然会经常通过视频看看这个自己奋战两年的山村。

         党建引领助力“消薄”根基扎实

        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是“消薄”工作的关键。志信公司党总支按照市委、市国资委党委、首开集团党委部署,选派年富力强的青年优秀党员担任“第一书记”。经过层层筛选,项目工程部员工董贵良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首开集团与派驻地签署帮扶协议,结合属地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作为一线的工程人员,董贵良坦言自己最初压力很大。“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如何落实上级精神和要求?如何结合村域经济需要开展帮扶工作?从2021年10月到12月,我的工作重心就是不断地学习和领悟。”董贵良说。

        抓党建促发展!这是董贵良的工作重心。来到村子报到后,董贵良发现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到外面工作,留守人员绝大部分为老人,40岁以下党员占比仅为11.2%,针对实际情况,他将发展年轻党员作为重点。

        通过走访了解,并与村“两委”沟通,董贵良锁定了一名85后、一名90后村民。常晶在怀柔城区工作,平时很少回村,董贵良通过电话,抓住回村的机会找到她谈话交流,并对其在入党志愿书、思想汇报等材料的撰写上进行指导把关,去年4月,常晶正式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对另一名村民赵英杰,董贵良依托其在镇里工作的优势,发挥他在财务领域的专业能力,结合村子实际需要找他交流沟通,指导他完成入党基础准备工作。如今,赵英杰不仅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还回到村里负责财务工作,助力下坊村发展。

        在积极发展年轻党员的同时,董贵良发挥自身作为企业与村子的桥梁作用,通过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将党的二十大报告读本等系列书籍送到村里,同时依托公司党总支专题学习的机会,设置线上分会场,组织村“两委”参加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意识形态两次培训工作。此外,他还丰富活动形式,组织村内党员到双清别墅、首钢园参观,为村民党员搭建了“走出去”的学习机会。

         2600棵果树蓄能村域经济

        下坊村位于怀柔西部山区,村子依山而建,缺少耕地和产业用地。“刚来村子里时,对产业帮扶也有困惑,按照集团党委要求,在以果树种植增收的产业帮扶策略下,结合属地情况,如何推动产业帮扶成果走上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打开新格局是当时需要思考的新课题。”董贵良说。

        根据宝山镇打造农业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董贵良结合村子多山地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在相对开阔的半山腰种植桃树和李子树,在更高一点且土质相对较差的区域种植榛子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董贵良共完成果树种植2600棵。他还结合宝山镇提出“我有宝山一棵树”的活动,发动公司党员、团员职工到村内认养果树204棵,认养资金20400元,将全部收入划入村集体账户中。

        同时,董贵良利用宝山镇为果树安装摄像头的契机,使认养果树的职工不仅可以通过app看到自己认养树的长势,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实现足不出户欣赏山村美景。

        下坊村位于深山区,距离怀柔城区依然有80公里,董贵良围绕放大种植果树效益,总结了一套发展村域经济的思路,其中,依托河谷、河岸公园等资源设计了一套休闲度假方案,“虽然我的任期到了,但是利用好果树资源,以采摘为基础,打造露营、踏青、赏花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品牌,为村子未来的发展持续注入动力。”董贵良说。

        结束任期前,围绕这一思路形成的文字方案材料也已经上报给宝山镇和村“两委”,为村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解忧助困的“大侄子”

        “大侄子,我现在喝原来的水已不习惯了,谢谢你呀。”这句话是下坊村一名村民对董贵良的感谢。

        从农村走出来的董贵良最了解村民们的想法和需求,对他而言,“说再多好话,都不如办一件实事”更能收获村民的认可。

        下坊村原先饮用水的水碱很多,初来乍到的董贵良很不习惯。一次他到邻村打水,无意中发现一名下坊村村民拉着一车大大小小的桶也来打水,“董书记,这边的水比咱们村的好,来一趟不容易,我这一次能打够半个月的水。”村民说。

        看着村民远去的背影,董贵良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办公室,董贵良思索良久,“我们管理的一些小区有净水装置,下坊村能不能引进呢?”想到这里,他上网搜集净水机的情况,并试图联系厂家安装。

        但厂家听说安装的地方后,都觉得成本太高而婉拒了。一家不接,就再找一家,董贵良一家家地打电话。当听到厂家有所松动后,董贵良提出前期可以使用“第一书记”经费预购一部分水提供给村民“先尝后买”,来解决企业初期不盈利的问题,终于有一家企业愿意安装了。经过协调,两台净水机很快安装到位,村民吃上过滤后的水都赞不绝口,现在,全村140户村民,有90多户办理了购水卡。有了村民消费的用量后,董贵良又找到企业洽谈优惠,最终1.5元7.5升的水价,被董贵良谈成了50元包年,真正让实惠覆盖到每一名村民,甚至有邻村的村民跑来下坊村办卡。

        这才有了村民对吃不惯原有饮用水的评价,而一句“大侄子”既是村民对董贵良工作的肯定,更说明他们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任期结束前,董贵良还完成了最后一项工作——取缔电动三轮车、引导佩戴安全头盔。他借助镇政府在村里组织相关宣传活动的契机,督促村民在截止日期前取缔村内所有的非残疾电动三轮车。同时,针对村民中一大部分驾驶两轮电动车不戴头盔的问题,他用“第一书记”经费为村民们购买了一批优质头盔,用上头盔的村民笑着说:“有了这头盔,冬天骑车再也不会冻耳朵了。”